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公开年报

【总结】黄石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来源:黄石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7-03-15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战略,主动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1),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为实体经济排忧解难,认真执行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0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2亿元,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5.6亿元,增长5%;外贸出口完成19.04亿美元,增长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9900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050元,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1%;城镇新增就业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完成省定目标。

 

  从全年计划执行情况看,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等10项指标可以完成或基本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项指标分别低于年度计划目标1、3.5、3和1.3个百分点(详见附件1)。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是工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以创建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为抓手,大力振兴黄石制造,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设立市级企业转型和帮扶资金1亿元,引导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22项。模具钢产业转型升级和整合步伐加快,关停模具钢企业165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欣兴电子、定颖电子、西普电子、三丰智能工业机器人及新型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博凯医药等项目加快推进。创新工业“6+N”(3)发展模式,汽车零部件等7大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双智战略”(4),积极推进“两化融合”(5),实施了劲牌公司智能化机器人生产线等一批项目,20家企业列入国家、省“两化融合”试点。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深入开展以“五抓一促”(6)为主题的“双千”(7)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018个。二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了“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及六大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支持政策,引导成立了“黄石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义乌国际商贸城等28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预计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1.5个百分点。围绕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与航运、金融、信息服务等三大生产性服务业,黄石获批全国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实施了花湖物流中心、众联商贸物流标准化升级改造等一批项目,新增A级物流企业8家。预计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完成51.61亿元,增长12.3%,本外币存款余额完成1518亿元,增长10.97%,贷款余额完成1033亿元,增长9.5%,保费收入完成37亿元,增长16%。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大数据(8)管理局和大数据信息发展公司,“智慧黄石”(9)建设稳步推进。围绕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健康体育等三大生活性服务业,全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制定了全国首部地级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地方性法规。旅游节庆活动亮点纷呈,乡村旅游与康体健身融合发展,成功举办园博会、矿博会,吸引游客60多万人。三是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夏粮、夏油、蔬菜产量保持增长,秋播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畜牧业和水产业稳定增长,生猪、家禽出栏(笼)量略有下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档升级,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现有家庭农场658家,农民合作社2424个,专业大户3838个,带动农户22万户。“互联网+农业”(10)蓬勃发展,全市农村电商企业达到700余家,销售总额突破2.4亿元。四是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孕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50亿元,增长11%。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设立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对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5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加快推进,列入国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分别达到3家和44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增幅均达到40%以上。“双创”(11)工作深入开展,新建市级创新创业支撑平台12家,中国黄石·磁湖汇众创空间(12)入孵企业达211家。获批省级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47个,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6亿元,扶持成功创业0.8万人。大力实施“东楚英才计划”(13)和“八大人才工程”(14),引进了一批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和产业发展领军人才。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湖北省著名商标13件,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5270件。

 

  (二)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对上争取政策资金取得突破。

 

         一是着力抓好项目策划储备和前期工作。围绕国家、省的重大政策和专项,精准策划一批重大项目。按照项目类别和申报要求,先后编制了“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库、三年社会领域项目库以及年度投资导向性计划、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和PPP项目库,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入库项目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市级财政安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500万元,全市前期工作达到可研批复深度的重大项目有59个。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深入开展全省“重大规划项目启动年”活动为契机,先后两批组织了中兴派能、汉龙汽车零部件等68个、总投资353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开展项目拉练活动,对重大项目实施进度和竣工投产情况进行集中检阅,在全市上下持续营造抓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浓厚氛围。建立市级重点项目旬报制度,坚持定期组织召开重大项目督办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实行“挂牌”管理。三是全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跑省进京汇报衔接,黄石市成功列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大冶市成功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全年共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01个,获得专项资金4.17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25个,落实项目资本金30.39亿元,争取额度居全省第三位,仅次于武汉和襄阳,直接撬动各类资金投入150亿元以上。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成功发行企业债券2支,共计募集资金44亿元,核准规模居全省第1位,发行规模居全省第3位。

 

  (三)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持续激发。

 

        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制定了《黄石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全面落实。坚定不移去产能,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对阳新华宝等3家企业73万吨钢铁过剩产能进行了压减,淘汰落后粗钢产能36万吨,生铁产能60万吨。对全市16家煤炭企业实行全面关闭退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35万吨。因地施策去库存,放宽公积金提取条件,降低贷款门槛。充分发挥棚改对去库存的拉动作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速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全市城区商品住房库存量连续8个月下降,保持在合理可控区间。积极稳妥去杠杆,推行普惠金融服务,深入开展银企合作,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直接融资,14家金融机构与97家企业签订银企合作协议。企业上市工作成效明显,新增振华化学在主板上市,晨信光电、山力科技在“新三板”(15)上市,新增60家企业在湖北四板挂牌,奥莱斯轮胎纳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计划(16)。多措并举降成本,贯彻落实我市降低企业成本的21条意见,全面执行“营改增”(17)等税收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下调养老、失业保险费和企业用电价格,帮助企业松绑减负、轻装上阵。精准发力补短板,生态、民生、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和对外开放等薄弱环节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二是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深入推进“放管服”(18)改革,实施企业“五证合一”(19)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20)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全面推行注册登记“同城通办”(21)、“局所通办”(22)、“银行代办”,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4万户,注册资本达到350亿元。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编制完成市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大力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和限时审批。户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体制,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大力推行PPP模式(23),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项目建设,园博园作为全市首个PPP项目已建成投运,奥体中心、大冶市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等PPP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美尔雅、东贝等企业重组加快推进,城发等投资运营公司做大做优,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稳步推进,设立融科创新等4支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达16.5亿元。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实施市域“十大金融”工程(24),“两权”(25)抵押贷款试点等金融创新取得积极成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湖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全面推广应用。三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新增外贸出口企业25家。新港口岸如期开关运营,保税业务量和口岸通关效率不断提升。产业链招商持续推进,全年新注册外资企业4家,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46亿美元,增长14%。新注册重点项目123个,新开工重点项目80个,新投产重点项目53个,实际到位内资920亿元,增长16%。抢抓“一带一路”(26)战略机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强化国际产能合作,新增境外投资企业4家,新增境外投资6600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完成4亿美元。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有序推进。按照“产城融合”(27)理念编制了大冶湖生态新区及重要功能区实施性规划,园博园、矿博园、园博大道、月亮山隧道、庆洪路南延及跨山南铁路立交桥、月亮山路、圣明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投入运行;奥体中心、地质馆、城市综合馆、市民中心、鄂东医疗中心、社会福利中心以及核心区22平方公里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加快推进。二是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四条迎宾线路及花湖大道等维修改造工程,维护改造道路3.8万平方米。实施下陆、铁山污水管网等项目,新建污水管网37公里。新增和改造城市绿地108.4公顷,柯尔山—白马山公园建成投入使用。面对“98+”特大洪水,提前实施了“两湖”连通渠(28)疏浚、青山湖清淤等重点工程,对排水管网、排水井和排洪港进行了大疏浚、大清掏,确保城区未出现大面积渍水。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复垦开发,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完成造林绿化16万亩。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386处,新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14处,新增供水受益人口3.05万人,加固堤防25.35公里,除险加固水库58座,清淤渠道690公里,疏浚河道23.6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3平方公里。三是交通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建成316国道三溪至殷祖段、三溪至王英段“两区两带”(29)精准扶贫旅游公路,新港口岸散货作业线顺利投产,武九客专黄石段进入全线铺轨阶段。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连接线、黄阳一级公路、兴国至富池一级公路、铁山至东沟一级公路、团城山综合客运枢纽站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棋盘洲和武穴长江公路大桥、鄂州至咸宁高速、沿江大道新港段等项目开工建设。武汉至南昌高速黄石段、黄石至武汉一级公路黄石至铁山段、新港化工码头、阳新富水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启动。

 

  (五)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大力推进“五水共治”(30),实行江河湖库塘“五长”责任制。严格贯彻落实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工作要求,开展长江沿线码头和重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123个非法码头及泊位全部拆除,沿江22家重化工企业得到全面整治。河西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亚行贷款水污染治理项目加快实施,长江和富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磁湖三类水质达标率达到88.9%。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六治”方针(31),精准推进工业污染防治、汽车尾气治理、建筑扬尘整治、农村秸秆禁烧等工作,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组织编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方案》,加快实施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工程,关闭露天采石场131家,全面实行土壤环境监测、监管、治理网格化管理。二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强化节能目标管理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严把新上项目能耗准入关口。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改项目。着力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民用商用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预计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高于省定目标1.4个百分点。三是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着力抓好列入年度减排计划的75个重点项目。大力实施“智慧环保”(32)工程,将全市89家企业121处重点污染源纳入在线监控。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全面完成国控、省控及市控76家重点企业的排污权核定工作。加大环保执法、督办检查和约谈问责力度,切实做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全面开展环保违规违法建设项目清理工作。四是深入推进示范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省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制定了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项创建任务和时间节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功通过省级考核评估和国家检查组暗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处理试点城市和“城市矿产”(33)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创冠环保二期、博源环保废旧汽车拆解、黄金山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等项目加快实施。市、县、乡、村“四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分别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村)20个和58个,绿色学校20余所,绿色社区1个,绿色医院1家。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精准促进就业,积极帮扶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拓展就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万人,创业带就业3万人,分流安置去产能职工3000余人。启动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五项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到322万人(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顺利完成462家、2.58万职工参保登记和首次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步上调。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196万。出台职工基本和大额医保新政,全面实施第二轮居民大病保险,创新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服务。新农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参加新农合农民人数达到152.81万人,参合率达到99.7%,年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540元。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待遇,推进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全市建筑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8万余人。二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34)工程,累计筹集资金2.4亿元用于校舍建设和设备购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90%进入公办学校就读。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湖北师范大学正式挂牌。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教育乱收费等问题投诉率大幅下降。三是公共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县两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新设置5家二级以上专科医院,分级诊疗服务模式逐步完善,组建鄂东医养集团。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实现防汛抗洪“大灾之后无大疫”。四是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4.2亿元,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亿元,实现全面脱贫82个村、4.3万人,大冶市实现全域脱贫。强力推进“六个一批”(35),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市新建产业基地450个,带动贫困户1.3万人;改房改厨改厕4256户;大冶市和阳新县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升至每年4680元和3200元,对全市农村符合条件且自愿入住农村福利院的重度残疾人、事实孤儿、贫困女儿户、特困老人进行集中福利托养。选派280名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到贫困村学校(教学点)支教,对建档立卡的1964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210万元。取消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补偿起付线,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门诊、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加快推进扶贫搬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98户。五是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大。将城中村、D级危房逐步纳入棚改范围,不断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0153套(户),完成棚户区改造19254户,分配入住21113套(户),货币化安置13542套(户)。六是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公共免费WIFI热点3000余个,农村文化礼堂300家。深入开展矿冶工业遗产保护,划定“四大工业遗址”(36)文物保护范围。第十五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奥体中心等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国乒基地投入使用,成功举办2016黄石磁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等重大赛事。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任重道远,传统产业尤其是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仍较突出,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新的支撑;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长乏力,在建、新开项目个数较往年减少,投资后续支撑不足;三是实体经济发展仍较困难,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未根本缓解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