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辣辣辣!今天中午,小编兴致勃勃地拆开一袋爆辣辣条,吃完一秒变身“喷火龙”!本想猛灌一口水救急,没想到杯子里是热水……一口下去直接辣到灵魂出窍!
为什么喝热水反而更辣?
我们常说的“辣”,并不是一种“味道”,它的本质是一场“化学骗局”。
这场骗局的主谋是辣椒的活性成分“辣椒素”,帮凶则是我们感觉神经元上的特定受体——TRPV1。
TRPV1受体的主要功能是承担“高温警报器”的作用,当人体接触到超过43℃的高温时就会被激活,然后向大脑传递“疼痛”信号,提醒我们远离高温源,避免被烫伤。
图源:freepik
巧合的是,辣椒素的化学结构与TRPV1的结合位点完美契合,因此辣椒素可以通过化学结合的方式激活TRPV1,于是大脑便会收到一个错误警报:“注意!你的舌头着火了!”——尽管温度毫无变化,我们却真实地感受到了灼痛。
而当吃辣后再喝热水,辣椒素的化学刺激和热水的物理攻击,会双重激活TRPV1受体,你就会感觉“辣上加辣”,其实是“痛上加痛”。
图源:freepik
不仅如此,热水还会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神经信号传递得更快,于是“痛觉”来得也更快。
而且,辣椒素是脂溶性化合物,难以被水溶解或清除,反而可能在热水冲刷下扩散得更广,刺激面积更大,进一步加剧了痛感。
既然吃辣是一种痛觉,人们为什么还要吃辣?
因为吃辣让人痛并快乐着。
虽然辣椒素会激活TRPV1受体传递疼痛信号,但同时,疼痛又会作为新的刺激源,迫使大脑产生应激反应,主动释放能给人带来“愉悦感”的内啡肽。
图源:嘴馋的Erebus小编
因此很多人喜欢吃辣,不是真的喜欢辣椒的味道,更可能是迷恋内啡肽带来的情绪价值。
此外,适量摄入辣椒素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和肠道蠕动,起到激发食欲、加速消化的作用。
一旦摄入的辣度超出个人承受范围,极可能适得其反,引发胃肠道灼痛、痉挛,甚至损伤黏膜。
图源:freepik
当你吃下大量辣椒后,高浓度的辣椒素会刺激胃肠道内的TRPV1受体,胃肠道会“误以为”自己接触到了某种有害物质。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快清除“威胁”,胃肠道一般会做出两个反应。
首先,胃肠道会加快蠕动。胃肠道肌肉迅速收缩,以推动辣椒素尽快排出。但是这一过程打乱了正常的消化与吸收节奏,使得胃肠道没有足够时间重新吸收食物中的水分。
与此同时,肠道会向肠腔内大量分泌水分和电解质,试图稀释和冲刷掉辣椒素。
在这两种反应共同作用下,使粪便中的水分增加、无法成形,从而导致辣椒性腹泻。
所以吃辣需要量力而行,当然也有一些解辣小妙招,一起来看看吧!
图源:freepik
牛奶、豆奶等乳制品是解辣首选,因为它们富含的酪蛋白能像肥皂包裹油污一样包裹并带走辣椒素,同时其中的脂肪也能有效溶解辣椒素。
当然冰激凌也有用,但含糖量较高,建议适量食用。
此外,你还可以摄入米饭、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它们可以通过物理摩擦带走一部分辣椒素。
需要注意的是,喝冰水或者碳酸饮料是起不到解辣作用的,冰水只是暂时性地降低口腔温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碳水饮料中的气泡还会加剧灼烧感。
因此,下次被辣到“灵魂出窍”时,千万别学小编的“错误示范”,要及时、科学地解辣,毕竟还有火锅、水煮鱼、辣椒炒肉、螺蛳粉、辣子鸡等数不清的辣味美食等我们品尝呢!
原标题:《为什么有些人吃了辣椒会腹泻? 肠道里发生了什么?》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