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驻国际联盟代表施肇基奉令,于9月21日向国联理事会控告日本侵略中国领土,破坏国联盟约。在中国政府多次催促下,国联派出了由英国的李顿爵士率领的国际调查团,前往中国和日本以及事发地中国东北考察。
李顿调查团
1932年1月21日,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调查团由英、美、法、德、意等5个国家的代表组成。团长是英国人李顿爵士,故亦称李顿调查团。李顿在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时,曾出任孟买省长、代理印度总督等高职。美国代表为麦考益将军,曾任菲律宾总督。法国代表为亨利·克劳德将军,曾任法属西非军司令。德国代表为恩利克·希尼博士,曾任德属东非总督。意大利代表为马柯迪伯爵,曾任意驻南美各国公使。根据理事会决议,中国派前处长顾维钧以中国代表处处长资格参加,于能模作为国际联合会调查委员会中国代表处专门委员身份参加。日方“参加委员”为吉田伊三郎,曾任驻沈阳总领事。代表团秘书长为国联秘书处股长哈斯。此外还有一些翻译人员。
调查团临行前,国联行政院规定他们除调查日本在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而形成的满洲问题外,也调查中国的一般形势。因为日本当时宣称,由于中国的政治形势关系,中国政府已不能履行它的责任,即不能保护外国利益,特别是日本在满洲的条约权利和利益。
李顿调查团行程不是首先去遭受日军铁蹄蹂躏的中国,而是去询问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对该事变的态度。1932年2月3日,调查团由法国勒哈弗尔港出发,到伦敦、华盛顿。29日到达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在东京10天,拜会日本天皇裕仁、首相犬养毅,参拜靖国神社。3月14日抵达中国上海。26日在南京与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会面。然后周游芜湖、九江、汉口、重庆、宜昌、济南、天津等。4月21日才抵达沈阳。这时,日本侵略者已完全占领和控制了中国东北,制造了伪满洲国,迫使李顿调查团承认既成事实。在东北,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伪满洲国溥仪及其官员会晤,查看了“九一八”事变现场。日本为了使调查团难以了解真相,关东军将调查团任何时候,要看的任何地方,都粉刷一新,做得极至周详。
李顿调查团在哈尔滨所收到的上百封民众来信(彭大伟摄)
当时,许多善良的中国人对国联调查团还是抱有幻想的,东三省的爱国将领、社会贤达,24个东北民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战斗在东北的抗日义勇军,以及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地学生、市民等,纷纷走访、投书、致电调查团,要求其主持正义。由于控制调查团系列强国家,致使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及国际联合调查委员会中国代表处受到制约,无法发挥更大作用。
李顿等正在调查柳条湖铁路的爆炸点
李顿调查团在中国东北活动了一个半月。1932年9月4日调查团完成调查报告书,各委会签字。10月2日《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东京、南京和日内瓦同时发表。中国外交部公布调查团报告书章节,报告书共分10章,文长272页,约14.4万字,报告书虽然肯定东北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主权属于中国,对事变经过和伪满洲国也有某些公正和客观的叙述,但是总体上是模糊是非、混淆黑白,充分暴露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绥靖政策。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文献整理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文献整理
(四卷五册)
范国平 主编
2018年9月出版
定价:3980.0元
预售价:2786.0元(7折)
识别二维码,了解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英国人李顿爵士任团长的李顿调查团来华调查日本侵略东北真相及中国的形势,1932年9月4日调查团完成调查报告书,后在东京、南京和日内瓦同时发表。李顿调查团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走向,以及中国和日本近代历史的走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缺乏原始档案,国内学界对于李顿调查团的研究较为薄弱。《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文献整理》为四卷五册,共计2000多页。各分卷分别为:《〈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及附录文件(英文版)》《〈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及附录文件(法文版)》《中日东三省铁路条约与协定》《国民政府致李顿调查团备忘录(上下册)》。该套书的影印出版有助于弥补国内有关李顿调查团以及当时整个东北地区状况的原始资料的不足,能够为国内学界研究抗日战争史、东北地区沦陷史、日本侵华史等提供资料支持,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主编简介
范国平,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在读,季我努学社社长。先后在新华社、新京报、央广及人民日报下属的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担任编辑、记者、图书中心总监等职务,资深撰稿人、翻译、专栏作者。主要研究抗日战争史。已在《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历史教学问题》《军事历史研究》《民国研究》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个人独著、独译作品10余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三项。独著《日本远东战争罪行研究》(中华书局)获得中国出版集团100种抗战经典读物称号。担任《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全30卷,化学工业、军事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总校译、《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重庆出版社,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中宣部及总署100种抗战经典读物)总校译。
图书目录
卷一《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及附录文件(英文版)
卷二《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及附录文件(法文版)
卷三 中日东三省铁路条约与协定
卷四 国民政府致李顿调查团备忘录(上册)
卷四 国民政府致李顿调查团备忘录(下册)
出版说明
这套联合国欧洲总部图书馆馆藏的《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相关文献整理,是季我努学社学术团队奉献给学界的小小礼物。我到现在仍然记得我们在联合国欧洲总部图书馆拍摄相关史料的情景。联合国欧洲总部图书馆坐落在日内瓦的青山绿水之间,毗邻碧波荡漾的日内瓦湖。里面的工作人员和蔼可亲,服务态度非常好,我们与他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季我努学社接触李顿调查团档案始于2015年10月。在日内瓦留学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王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前往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图书馆下属的国联档案馆查阅了全部国联档案的总目录,将李顿调查团档案目录的PDF版本发给我。她多次前往国联档案馆,调阅了全部李顿调查团档案的档案盒,将每个盒子里档案数量搞得一清二楚,并拍回了一些档案文件。
学社一向以发掘、整理、出版、传播、研究中国近代史料为职志。之所以取名为季我努学社,也是因为历史人的使命感。季我努的含义为,中国人记住自己一定要努力的意思。中国在近代史上,一直被列强欺负,就因为中国人不努力、不团结。所以中国人要吸取历史的教训,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团结。
学社成立于2011年,经过数年锐意发展,我们已经出版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全30卷,化学工业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已出六本,第一辑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宣部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00种抗战经典读物)、《辛亥革命》(“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宣部及总政100种辛亥革命重点读物)。我们参与了程兆奇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东京审判庭审记录”整理与研究,翻译了东京审判庭审记录40余万字,编为《远东国家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丛书中国部分的第10卷。我个人参与了张宪文先生领衔的《宋美龄文集》的翻译工作,翻译了全部的宋美龄与米尔斯夫人通信。
学社最感兴趣的就是收藏在国外档案馆、图书馆中的、与近代中国相关的大型档案资料,尤其是与抗战相关的大型档案资料。在获得了国联档案馆收藏的李顿调查团档案资料的信息之后,我觉得前赴日内瓦将全部档案拍摄回国,并将其全部出版,有利于学界研究这段历史。根据王阳同学提供给我的资料,我撰写了李顿调查团的选题报告,并且将报告呈递给学社荣誉社长、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张宪文先生,得到张老师的肯定。2015年12月9日,《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新书研讨会在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举行,我向全体与会学者宣布了学社即将赴日内瓦拍摄档案一事。
2016年,我开始准备前往国联档案馆拍摄李顿档案事宜。季我努学社团队先后于2017年1月、8~9月,两次前往日内瓦。第一次前赴日内瓦是我的两位师弟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刘忠良及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陶健。他们将李顿调查团全宗拍摄回国。第二次,我带了我的助手刘波、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崔庆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桂强,前赴日内瓦,并且在日内瓦聘请了日内瓦大学的两位中国留学生黄栎颖、杨楠参与项目组。第二次拍摄,我们将国联档案馆所有与中国相关的全部档案,按照总目录的顺序全部拍摄完毕。只要是提到China的档案,不管文件数量多寡,不管档案何种门类,我们全部拍摄。经过四周奋战,在我们回国前的一天,我们拍摄完毕全部档案。最后一天,我们在联合国图书馆有意外发现,成果就是除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之外的其他几本备忘录。
经过初步统计,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图书馆下属的国联档案馆收藏的巨量李顿调查团的档案,总数接近30000页。学社与中华书局、伪满皇宫博物院合作,将把全部的国联档案馆馆藏的李顿调查团档案整理出版,项目已经获得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而学社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这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文献整理》,其中收录的文献资料,都收藏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图书馆的图书部,并不包含在国联档案馆的李顿档案之内,属于李顿调查团档案的精华部分。国联档案馆馆藏的李顿档案和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图书部馆藏的以书籍形式存在的李顿文献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李顿档案。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文献整理》分为四卷五册,共计2000多页。各卷内容分别为:《〈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及附录文件(英文版)》《〈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及附录文件(法文版)》《中日东三省铁路条约与协定》《国民政府致李顿调查团备忘录(上册、下册)》。
作为这套书的前两卷,《李顿调查团报告书》英文版、法文版的价值自不待言,国内目前尚无《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完全版出现。学界所长期利用的是1933年申报翻译的李顿报告书的节译版本。《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全文包括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主报告、附件、附图等,主报告139页。申报出版的李顿报告书,就是主报告的中英文合刊本,剩下的附录近300页,申报版李顿报告书均未收录。附录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大量与东北地区人口、移民、交通、财政、货币、资本等内容相关的信息。如东北地区铁路问题的备忘录、东北地区的中国移民、“九·一八”前后关于东北地区的财政备忘录、东北地区的货币、东北与中国内地、日本与其他外国资本的流动等。此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完整的《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出版,对于学界正确认识李顿调查团、《李顿调查团报告书》,乃至当时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套书的第三卷为国民政府提交给李顿调查团的《中日东三省铁路条约与协定》,收录了从1905年到1926年签订的所有有关东三省铁路的条约和协定。此部分应当是国民政府作为背景资料提供给李顿调查团的。这套书的第四卷分为上、下两册,是国民政府呈递给李顿调查团的备忘录原件。主要包括16份经过系统整理的文件,涉及日本入侵、二十一条、东三省铁路、东三省朝鲜人地位、抵制日货、教科书问题等方方面面。这些都是了解李顿调查团及日本侵略东北历史真相的重要史料文献,能够为国内学界研究抗日战争史、东北地区沦陷史、日本侵华史等提供资料支持。
最后,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我们季我努学社希望借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这个国内最好的学术出版平台,将这部分以书籍形式存在的李顿文献更为广泛地传播出去,希望学界可以多多利用。我们季我努学社将继续努力,从世界各地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档案,希望能够服务学界,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我们这些年轻人甘当铺路石!
季我努学社社长、复旦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
范国平
2018年6月29日
推荐阅读
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
(全46册)
徐勇 臧运祜 主编
2018年4月出版
定价:29800.0元
现价:20860.0元(7折)
识别二维码,了解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是中日两国共三十七位学者历时八年,共同协作、系统整理的日本方面关于侵华决策各个方面的资料。史料来源有日本国会图书馆、防卫省战史部资料中心、外务省外交资料馆、东洋文库、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电子数据库,台湾“国史馆”、中研院,美国国会图书馆等。所收史料以未公开和新发掘资料为重心,共分四大编十七个专题。各专题内容结构为:专题解说、资料影印件、资料点评。本丛编可谓迄今国内篇幅最大、相关史料收录最完整的日本侵华决策类专题史料汇集。
总目录
·政治外交编·
专题一 侵华战争指导体制及方针 〔日〕纐纈厚 郭鑫 编
专题二 战争体制的确立与演变 杨宁一 编
专题三 外交 臧运祜 张展 编
专题四 战后审理 宋志勇 周志国 编
·军事战略编·
专题一 战争的发动及其战略(太平洋战争前) 郭鑫 袁成毅 徐勇 编
专题二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对华战略与谋略 〔日〕芳井研一 编
专题三 平型关与台儿庄作战 姜克实 编
专题四 战略大轰炸 〔日〕前田哲男 一濑敬一郎 编
专题五 化学武器作战 步平 编
专题六 生物武器作战 〔日〕近藤昭二 王选 编
专题七 兵要地志测绘 〔日〕牛越国昭 编
·殖民经济编·
专题一 农业 张会芳 编
专题二 货币金融 刘凤华 编
专题三 工商业 宋芳芳 编
·社会文化编·
专题一 思想战与文化宣传 唐利国 编
专题二 战争社会动员 胡澎 编
专题三 占领区的殖民教育 徐志民 编
往期精彩:索·恩丨罪行与沉默:直面耶德瓦布内犹太人大屠杀
策划:路 红
编辑:路 红
审校:秦静花